航空航天產業是煙臺市今年確立的16個重要產業鏈之一,在煙臺市委“1+233”工作體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。近年來,作為這條產業鏈主戰場之一的海陽東方航天港,積極促進項目落地開工,在打造商業航天產業集群的道路上穩步邁進。

東方航天港是我國唯一一個運載火箭海上發射母港,2019年6月5日,長征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從這里出發,完成了我國運載火箭首次海上發射。如今,正全力打造全國首個集海上發射、星箭產研、衛星應用、配套集成、航天文旅為一體,低成本、高附加值、全產業鏈的商業航天產業化基地。海陽市投資促進中心主任徐文表示,目前已開工了星河動力、東方空間和九天行歌三個項目,快速地打破東方航天港項目落地的快節奏,形成產業集群效應。

海陽東方航天港規劃面積34.19平方千米,在打造伊始,海陽市便確定了“一港三區”基本區域構架、“一心、二軸、三區、多組團”的規劃藍圖,堅持“項目為王”導向,圍繞“一個中心、七大產業”全面開展招引工作,2021年簽約落地的項目涉及星箭研發制造、航天高端配套、衛星數據應用、航天+海工裝備、航天文化旅游五大領域,推動了東方航天港全面起步、迅速起勢。

據了解,東方航天港目前已有十個簽約的產業項目,其中一個項目竣工投產,四個開工建設的項目。中國長征火箭有限公司的商業固體火箭基地已建成投產,二期將于2022年的年中開工建設,已具備年產十發固體火箭的一個能力,2024年全部投產之后,將具備年產20發火箭總裝總測的能力。衛星數據產業園是重點打造的一個產業項目,占地310畝,建成之后將是國內商業衛星數據的存儲交易、災備的實驗中心,也是產業的孵化基地。

目前,東方航天港指控中心快速推進,新型海上發射船建造如火如荼,中科院空天院海陽分院、衛星數據應用中心、商業固體火箭海陽產業基地二期、星河動力商業固體火箭研發制造基地等項目也蓄勢待發,液體貯箱、技術服務、衛星數據的存儲、文旅項目等全產業鏈正在加快的布局當中,未來3到5年的時間,將會在海陽形成一個百億級的航空航天的產業集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