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陽市創新實施“引才強企行動”,探索政企“共引共育共享共贏”的人才協同發展模式,制定《海陽市“引才強企行動”實施辦法》,打破企事業單位人才流動壁壘,鋪設高學歷青年人才“一軌雙向”的成長路徑,以靈活的機制集聚優秀青年人才。

立足清潔能源、航空航天、現代海洋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,海陽市創新招引模式,瞄準高學歷青年人才最為關注的編制和薪資待遇問題,統籌100個事業編制,建立“人才周轉編制池”。高學歷青年人才入職前3年,精準匹配人才專業特長和企業發展需求,安排到引領產業發展的專精特新企業,放到科研攻關、產品研發、精細管理等關鍵崗位,助力企業科技創新、轉型升級。人才3年進企服務期間,人才的工資待遇完全由財政負擔,企業零成本用才,大大打消了企業的育才顧慮。

3年服務期滿后,人才在企業、事業單位之間雙向自由選擇,對愿意留在企業的人才,政府通過給予企業留才獎補的方式,支持企業高薪留才;對不愿意留在企業的人才,可回到體制內事業單位,人才經過3年企業工作的磨煉,成長為熟悉產業經濟、科技創新、經營管理的專業型干部。

據了解,此次人才招引共吸引204名碩士及以上學歷高學歷青年人才報名,其中魯西南、魯西北地區報名120人,國內西北、東北、西南地區報名41人,海陽籍在外高校畢業生36人,“雙一流”高校畢業生43名,博士研究生報名2人,國(境)外院校畢業生9人,創造海陽市組織高學歷青年人才匯聚海陽、同場競技的數量之最。